挂掉这通急促的电话,案件承办人谢海飞马上集合执行小组,驱车前往被执行人工厂。
他们赶到时,厂房内一片混乱,工人与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已发生争执、推搡,警察正在维持秩序。从警察手里接过“接力棒”,执行干警很快查明工人涉及的4起劳动工资纠纷的标的额,并据此查封了厂房内一台价值相当的折弯机,引导双方在法院控制下自行变价、偿还欠款,案件执行好似暂告一段落。
本以为“查封”能促“执结”,谁成想,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因为其它涉诉案件焦头烂额,直接选择成为“消失的他”,期间法院又涌入3件同一被执行人的欠薪执行案件。“自行变价”这条路好像走不通了,承办人准备依法处置变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折弯机价格还没评估出,承租被执行人厂房的房东先打来了电话。“法官,我们厂房这几个月的租金没收到就算了,现在还查封着,这可不是办法呀!”
查封标的物的保管一直是执行领域的“老大难”问题,面对房东诉求,工人没法对相应设备搬迁保管,传统的第三方评估也耗时较长。此刻,价值不菲的折弯机竟然变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执行干警认为,在找寻到更佳的方案前,还是得征得房东理解。经过反复沟通,房东最终同意将设备暂存在厂房一角,同时向藏匿的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发出预拘留决定书,并告知其家属,在法院的高压态势下,他终于重新露面,并就设备的处置价和工人达成一致,大幅缩短了处置变卖的时间。
看似事情好像在慢慢回到正轨,但就在法院准备将设备挂拍之际,折弯机原厂商又找到法院,表示早在被执行人拖欠货款时,他们就已将设备进行远程程序上锁,现无法正常使用,且对法院处置行为提出相应执行异议。
这可不是小瑕疵,如果按现状处置,在拍卖公告里说明设备程序上锁的事实,拍卖效果肯定大大折扣,可能会进入二拍甚至流拍。
此时,执行仿佛变成一场“零和博弈”,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拍卖变卖设备是“解”,但是“有解”便是“最优解”吗?强行进行拍卖,工人、房东、设备厂商和被执行人最后都可能是输家。如何快速处置查封设备并实现多方共赢,让执行干警感到压力不小。
此时,回到最初的原点,探索“在法院控制下由被执行人进行变价”似乎成为了唯一的“破局之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在坚持司法拍卖优先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变价财产实际情况、是否损害债权人、第三人、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可以允许被执行人采取自行变卖的方式处置不动产等标的额较大或者情况复杂的财产,并将所得款项用于履行判决,抵偿债务。)
自行变价首先要保障的是设备程序解锁,如果厂商执意要求先收到拖欠货款再解锁,那时江南体育平台间又将被大大耽搁。沟通,只能沟通!干警以人心换人心,经过和设备原厂商多次协商、面谈,讲明工人辛酸、房东不易,说清法律关系,设备厂家最后同意如果交易成功,可以当场解锁,且考虑到工人不易,还免去了部分欠款。
经当事人一致同意,被执行人成功引入了案外人,以11万元的价格购买案涉折弯机。在法院见证下,案外人向案款账户支付了11万元,设备厂家也当场解除了程序锁并保证以后不会再上锁,法院随即解封设备并交付给买家,同时扣除应支付给设备厂家的部分款项后,将余款一一发放给各申请执行人。
最终,案涉七名工人工资全部得以清偿,厂房得以重新出租,设备厂商与被执行人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也不用再进入诉讼程序,从一波三折,到“一鱼三吃”,三家共赢,其中的曲折一一化解,尽显“能动司法”的智慧与力量。